夏日炎炎,当城市被热浪裹挟,总有一些地方藏着大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清凉惊喜。在织金,这份惊喜尤为浓烈——溶洞里藏着亿万年的清凉秘境,湖畔边流淌着市井的鲜活气息,湿地公园里盛满草木的清新,古镇夜色中晕染着历史的韵味,还有街头巷尾的美食香气,共同编织出一幅让人心驰神往的避暑画卷。
溶洞清凉湖畔乐
织金洞的清凉,是大自然馈赠的避暑秘境。
2025年暑期,中国气象局发布的16条全国避暑线路中,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赫然在列。这座2004年成为国家地质公园、2015年入选世界地质公园、2022年晋升5A级景区的溶洞,正以90%的全球溶洞类别囊括量,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。
晌午的织金洞,洞内温度只有16℃,与洞外的30℃形成鲜明的对比。“洞内温度常年16-18℃,夏天来这里简直是‘续命’!”来自重庆的导游小李笑着说,他正带着三十人的团队穿过“万寿宫”景区。
钟乳石在灯光下呈现出奇幻的色彩,17米高的“银雨树”如冰晶雕琢,10多万年来水流凝结的形态让人惊叹;“霸王盔”的褶皱里,藏着15万年的滴水印记。“每次带团来都有新发现,这些石头会‘说话’,只是需要你用心听。”小李的话引得游客们纷纷驻足细观。江苏游客吴先生感叹道:“洞内真是太壮观了。在南京开空调都嫌热,没想到这里这么凉爽,真是不虚此行!”
如果说织金洞是清凉的秘境,那县城的宝桢湖畔便是消暑的乐园,生活的气息在这里显得灵动而欢快。在这里,织金阁总在暮色里最先醒来。金辉浸透的楼阁像被镀了层蜜糖,雕花窗棂的纹路在青砖地上投下菱形光斑,微风拂过,光斑跟着湖面的涟漪轻轻晃动。
“以前这里就是片野湖,现在改造后,晚上来散步乘凉的人能排到桥那头。”家住附近的退休教师杨梅正带着孙子看水里的倒影,织金阁的金辉与湖面连成一片。
湖畔的亭子里不时传出悠扬的歌声,散步的情侣、练太极的老人、追着泡泡跑的孩子欢快地从杨老师身边走过。
天然氧吧沁心脾
周末,凤凰生态湿地公园的人气最为旺盛。这里位于织金县城南部,从绿荫如盖的乔木到波光粼粼的湖面,从竞相绽放的花卉到蝉鸣鸟叫的自然合奏,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。
一大早,晨练的老人在树荫下打太极,孩子们在花卉旁追逐打闹,年轻人沿着湖边慢跑……尽情地享受着周末的美好时光。
“以前这里是荒地,现在成了‘天然氧吧’。” 正在给花浇水的园丁师傅笑呵呵地说,“你看这树,都是我们一点点栽起来的,现在能为大家遮阴,值了。”
凤凰生态湿地公园是织金2017年启动的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,128.7公顷的荒地如今成了集生态游憩、康养运动、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休闲区。
来自四川的游客王艳惬意地推着婴儿车在栈道上漫步:“带孩子来接触自然最好了,呼吸着清新的空气,听着蝉鸣鸟叫,比城市里的汽车喇叭好听多了。”
古镇夜色惹人醉
每周五晚7点半,平远古镇永安门下总是人头攒动。随着城墙灯光渐次亮起,“织梦成金?金玉百泉”沉浸式演出准时拉开帷幕。巍峨的城墙在暖光中舒展身姿,永安桥的彩灯与水中倒影交相辉映,构成一幅流动的画卷。
“第一次在城墙下看演出,感觉像穿越到了织金的历史里。”来自重庆的游客李娜举着手机录像,“你看那些银饰的反光,和城墙的灯光混在一起,比大剧院的舞台还震撼。”
演出结束后,人们沿着蜿蜒曲折的青石板路漫步,欣赏城市中难得的山水园林之美。丁公祠内,不少游客驻足领略宝桢文化。越过小桥,潺潺的流水声与绽放的荷花相映成趣,清凉的风拂面而来,一周的疲倦顿时烟消云散,好不惬意!
“晚上凉快,看看演出,逛逛古镇,日子很舒坦。”市民刘国英高兴地说,她常常带着孙子来这里散步,没想到现在的古镇游客一天比一天多、人气一天比一天旺。
特色美食醒味蕾
离开平远古镇,不远处的步行街、烙锅一条街、九队头等地可以一去。这些地方汇聚了织金的各种特色美食,织金荞凉粉香辣爽口,织金土烙锅香气扑鼻,织金发粑香甜松软,还有滚米团、麻辣洋芋片等。每一种食物都能唤醒你沉睡的味蕾。
在织金荞凉粉摊位前,摊主王大姐正麻利地为顾客调配调料:“我家荞凉粉的味道安逸得很,手艺也是传了好几代,要经过很多道工序才做出来,很多游客吃完还要打包带走呢。”
来自广东的游客陈鹏第一次吃土烙锅,他面前的盘子里堆着臭豆腐、洋芋片,辣得直吐舌头,却停不下筷子。他一遍擦汗一边说:“来之前我就在攻略上看到土烙锅。虽然有点辣,但越吃越想吃,这味道太独特了,是广东没有的风味。这烟火气比网红餐厅地道多了。”
……
据统计,2025年上半年,织金县旅游市场交出亮眼答卷:累计接待游客432万人次,同比增长7.3%;旅游收入达43.19亿元,同比增长6.22%。
织金,正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锁文旅密码,满怀热情张开双臂,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。